初冬的南粤大地,依然一片葱茏。
11月10日,在与珠海斗门相邻的江门新会,一场中国古典家具行业的盛会——中国(新会)第二届古典家具文化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全国25家媒体前来。
“近年来,新会区的古典家具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全区企业和个体户数已经超过了4000家,行业产值已超100亿元,从业人员也达到了15万人。”开幕式上,新会区副区长向与会人员亮出了该区古典家具行业发展的成绩单。
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秘书长表示,工艺的传承、精品的制作、品牌的打造,已经成为新会古典家具产业的发展内涵,以及古典家具的复兴,让新会人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路,这里的每一件家具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引领中国古典家具走向复兴
珠海装修网获悉,据新会区古典家具行业协会会长介绍,新会古典家具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南宋迁都至新会带来的宫廷家具和能工巧匠,让宫廷款式家具在新会代代相传。进入七十年度末,曾一度离开人们生活的古典家具,通过新会人的收购、修复、仿制,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红木原材料集散地吸引了大量外来工匠,新会古典家具从行业转变为产业,一大批有思想、有技术的外来人,在经营过程中率先引入机械化生产和现代化经营理念,从家庭作坊模式升级为现代化生产模式。2009年6月,新会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的“中国古典家具之都”国家级称号。
“百木齐放”追求可持续性发展
去年9月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17届缔约国大会在南非召开,黄檀属、大巴花和刺猬檀被列入管制范围,至此,红木国家标准中的33种木材几乎被“一网打尽”。
红木材料日渐紧缺,如何使古典家具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尽管这是一个不能轻松解答的问题,但为了古典家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会人没有放弃尝试和创新。”江门市古典家具工匠委员会主任袁秋耘说,在这种背景下,新会古典家具城提出了“百木齐放求发展”的口号,倡导人们不要把目光局限于红木国家标准,并通过创办体验区,引导消费者了解接受新的木材。
事实证明,其它优质硬木同样可以制作精美的古典家具,而且价格上低得多。一个无奈之举,反而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巨大的市场潜力。
多种渠道打造能工巧匠
“古典家具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工、材、型、用,但古典家具的核心在工艺,灵魂在工艺。”工匠师黄华祯说,他11日参加了江门市首届榫卯纯手工技能大赛并荣获“工匠师”称号。黄华祯表示:“虽然我两次手工制作大赛都拿了冠军,但我还是无法超越老祖宗的智慧。”
“重工艺,首先必须要后继有人,要有能工巧匠。”据新会区高级技工学校培训科科长介绍,新会区高级技工学校于2011年开始,开设了古典家具制作专业,每期招生30人;从2014年开始,面向社会开办“红木学堂班”,培训社会上的古典家具从业人员500多人次。
今年10月29日,在红木销售发源地的紫华路,通过三旧改造,一个占地10亩、拥有30个工匠工作的“工匠文化园”应运而生。
创新发展,打造专业市场
尽管历史悠久,但小而散的市场格局仍然严重制约着新会古典家具行业的发展。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打造专业市场。
2013年,新会区政府将位于新会古典家具产业的核心地带、占地20公顷的“汽车组装城”改造为“新会古典家具城”,总规划面积100万平方米,已建成10万平方米的中国古典家具之都博览中心和20万平方米的古典家具商业街区。至此,新会古典家具城成为全国最大的古典家具专业市场之一。
既然是专业市场,就必须拥有专业生产基地。为此,2015年,在会城工业大道68号,一个占地12公顷,集木材交易、开料、生产、雕刻、打磨、上漆等100多家企业进驻,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在新盛基地内部形成,彻底改变了以往商户分散经营的局面,让生产厂家也有了“依靠”。
作为“中国古典家具之都”,其产品质量的优劣关系着整座城市的口碑,新会古典家具城建立了诚信科学的销售标准检测体系,相继与中国红木委、广西福摩斯林业科技公司合作,成立新汇红木检测有限公司,对古典家具的材质、干燥、工艺、榫卯结构等方面的优劣状况检测,结合专家经验,出具可靠的鉴定证书。
新会古典家具专业市场的打造,巧妙融入了旅游元素。2014年11月,新会古典家具城被认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其位于博览中心四楼的新会古典家具文化博览馆更是新会首家古典家具文化博览馆。
“古典家具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过去如此,现在和今后也是这样。”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波表示,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新会古典家具行业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在传承明清时期古典家具韵味的同时,必须走创新发展的新路。
以上就是珠海装修网为您分享的关于古典家具的行业动态,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摘自:珠海特区报